2011年3月12日 星期六

第一章 媒體、科技與學習 ------ 行為學派

行為學派  (behaviorism)

一、前言

行為學派(Behaviorism)為當代科學心理學的主流之一,在心理學各派理論中,號稱為第一勢力。行為學派由美國心理學家華森(J. B. Watson)1913年所創立。
行為學派盛行在美國,影響擴及全世界,20世紀2050年代,其間40多年,心理學界幾乎全為行為學派的天下。行為學派亦稱為行為心理學(Behavioristic Psychology)。行為學派演變到後來,因對行為解釋的觀點不同,又有激進行為主義(Radical Behaviorism)新行為主義(Neo-behaviorism)之分。

二、行為學派理論的特徵

()強調心理學是一門科學,因此在方法上重實驗、觀察;在研究題材上只重視可觀察記錄的外顯行為。

(
)解釋構成行為的基礎是個體表現於外的反應,而反應的形成與改變是經由制約作用的歷程。


(
)重視環境對個體行為的影響,不承認個體自由意志的重要性。


(
)在教育上主張獎勵與懲罰兼施,不重視內發性的動機,強調外在控制的訓練價值。


三、行為學派的代表人物 

華森認為學習的形成是來自於刺激與反應的聯結,或稱之為聯結論(association theory)即學習的產生是由於刺激與反應之間關係的聯結,而此種聯結的形成受到增強作用、練習等因素的影響。

第二位美國心理學者桑代克(Thorndike)透過實驗觀察提出一種嘗試錯誤(trial and error)的學習過程,提出影響學習的三定律:練習律、準備律、效果律,指出個體的學習效果與報酬或增強效應有關。

第三位斯金納(Skinner)以白老鼠作實驗觀察來修正桑代克的學習理論,其主張()個體的行為受到環境限制;()有效地學習取決於增強作用的安排;()將教學活動細分成各個小單元,以利學習。

四、結語

行為學派雖以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作用說明了各種複雜的學習行為,但其否定人類心靈作用與自主性的部分,受到相當多的批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